7月11日至14日,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一行30余名师生,奔赴位于祖国西南边陲的百色市那坡县,开展了以“党建领航促振兴 绿色赋能践初心”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师生们深入田野村屯,攀登界碑山巅,用脚步丈量乡土,以专业知识回应民生需求,用实际行动书写青春答卷,将理想与信仰深深镌刻在祖国边境的土地上。
01 缅怀先烈承遗志:
一场肃穆深刻的红色精神洗礼
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为传承红色基因、厚植爱国情怀,7月11日,实践团前往那坡县烈士陵园,开展“缅怀先烈承遗志 勇毅奋进启新程”的爱国主题教育活动。

实践团参观那坡烈士陵园陈列馆
青松翠柏环绕,陵园显得格外肃穆庄严。师生们怀着崇敬之情瞻仰烈士英名墙,随后步入那坡烈士陵园陈列馆。透过一张张珍贵的历史照片、一件件承载着深厚记忆的革命遗物,他们深入了解了英雄们的光辉事迹,深刻感悟到革命先烈的崇高精神。在静默的沉思中,师生们缅怀先烈为家国安宁所建立的丰功伟绩。

悼念仪式现场
师生们在烈士纪念碑前举行了庄严肃穆的悼念仪式。全体师生垂首默哀,以表达对英烈的深切感恩和无尽追思。随后,师生们依次瞻仰纪念碑,并献上手中的鲜花。朵朵白菊承载着对先烈的深切缅怀与崇高敬意。
在烈士纪念碑前,全体师生肃立默哀,敬献白菊,深切缅怀先辈的丰功伟绩。辅导员查紫宴在讲话中强调,食品安全与轻工技术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无形疆场”,他对同学们提出三点期望:铭记历史,守护红色基因;立志报国,不懈奋斗;勇担使命,推动和平发展。

陈胤杰同学发表讲话
“我们在课堂上回答的每一个问题、在志愿服务中迈出的每一步、在传播红色精神的每一次发声,都是对信仰的接力!”轻工科学“院士领航班”2024级学生陈胤杰呼吁同学们铭记“国家至上、人民至上”的坚定信仰,以实际行动续写青年一代的责任与担当。
02 用知识守护餐桌:
一堂接地气的食品安全科普课
7月12日,在德合村党群服务中心,实践团成员、“轻”言青语宣讲团讲师张娜拉为村民们带来了一堂生动实用的食品安全科普课。
“家中生肉熟食应不应该分开放?”张娜拉以一个贴近生活的问题开场,围绕“四个安全密码”详细讲解了食品安全的实用技巧和保鲜方法,帮助大家纠正冰箱使用的常见误区,严守剩菜处理安全红线和活用食材特性保鲜妙招。现场气氛活跃,村民们纷纷表示:“这堂课内容实用、易懂,让人印象深刻。”

食品安全科普课现场
03 用汗水耕耘热土:
一堂“红薯地里的思政课”
“雨刚停,土正松,咱们加把劲,争取种完这一片地!”7月13日下午,雨后初晴的红薯地里,泥土氤氲着清新的气息,百色市那坡县龙合镇德合村迎来了一堂别开生面的“劳动精神”思政课。德合村驻村第一书记、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徐羽的一声鼓劲,让同学们干劲十足。
实践团师生们卷起裤腿、手持锄头,亲身体验了红薯种植的全过程。从除草、起垄、插苗到覆土压实,每一道工序都严谨细致。汗水浸透衣背,泥土沾满衣角,大家在辛勤劳作中深刻体会“粒粒皆辛苦”的真谛,同时在实践中更加领悟到科技服务农业、知识回馈乡土的深远意义。

实践团种植红薯现场
“真正拿起锄头的那一刻,我才明白每一颗红薯都藏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的坚守。”看着亲手种下的红薯苗,团队成员甘耀欣感慨道。

实践团在红薯地前合影
04 用脚步丈量边疆:
一次在山巅界碑的“轻”春告白
7月14日上午,实践团一行抵达那坡县百南乡达林屯。踏着薄雾缭绕的山路,他们从红石山山腰出发,沿着1356级石阶步步攀登,向着海拔1096米的中越588号界碑挺进。
攀登途中,石阶湿滑崎岖,山林被浓雾笼罩,队员们互相搀扶、彼此鼓励。“我的脚步确实有些沉重,但一想到那些巡边战士日复一日、风雨无阻地守护国土,我就仿佛被一种无形的力量推动着前行。”轻工类233班蔡丞桢感慨地说。

实践团攀登588界碑
“当我真正站在这里,才深刻体会到:课本中‘家国’二字的分量,是由界碑的坚不可摧与巡边战士的血肉之躯共同铸就的。”食工231班学生李林玲为大家带来了一场主题为戍边精神的宣讲,深情地讲述此行带来的心灵震撼。
站在588界碑前,实践团举行了庄严肃穆的升国旗仪式,奏唱国歌,满怀深情地为伟大祖国送上祝福。随后,面对迎风飘扬的五星红旗,师生们整齐列队,集体朗诵《对祖国的告白诗》,并高唱《歌唱祖国》。

师生朗诵《对祖国的告白诗》
“勤恳朴诚,厚学致新,
愿以西大之名,护卫这片安宁;
祖国南疆,人杰地灵,
愿以八桂之志,告白祖国边疆……”

师生朗诵《对祖国的告白诗》
誓言铿锵,响彻山巅;歌声嘹亮,穿越云海。青年学子以铮铮誓言表达赤子之心,以激昂旋律唱响爱国之情,汇聚成新时代青年的青春告白。
“这次活动是一堂行走的思政课,同学们用脚步丈量边疆,真切体会到了卫国戍边精神的伟大力量。”实践团带队老师卓能聪表示,这段经历将成为青年学子成长道路上的宝贵精神财富。

实践团在588界碑合影
青春的足迹遍布山川田野,信仰的光芒照亮万家灯火。广西大学轻工与食品工程学院暑期实践团,以“党建红”指引方向、凝聚力量,以“科技蓝”深耕田野、赋能乡土,更以“青春志”厚植情怀、淬炼信仰。校村共建的种子已播撒,产业振兴的蓝图正徐徐铺展。镌刻在界碑之巅的铮铮誓言,终将化作接续奋斗的不竭动力,让青春之花绽放在祖国和人民最需要的地方。